运用物理分组方法分别对海南屯昌县花岗岩砖红壤地区天然次生林(白楸(Mallotuspaniculatus(Lam.)Muell.Arg.)、岭南山竹子(GarciniaoblongifoliaChamp.))土壤(TSF)和人工橡胶RRIM600(Heveabrasiliensis.Muell.Arg.)林土壤(TR)以及白沙县紫色砂页岩砖红壤地区天然次生林(白楸(Mallotuspaniculatus(Lam.)Muell.Arg.)、岭南山竹子(Garciniaob-longifoliaChamp.))土壤(BSF)和人工橡胶RRIM600(Heveabrasiliensis.Muell.Arg.)林土壤(BR)0~100cm土层土壤及其物理组分中的有机碳进行了研究,分析利用方式从天然次生林变为人工橡胶林后不同母质砖红壤及其物理组分有机碳含量变化。结果表明:TSF和TR土壤有机碳分别比BSF和BR土壤有机碳含量高。无论是花岗岩砖红壤还是砂页岩砖红壤,土地利用变化使土壤和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都极显著降低,TSF变为TR后还造成大团聚体以及粘粒和粉粒(Silt&clay)有机碳显著减少,可以看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花岗岩砖红壤退化程度比砂页岩砖红壤大。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对第一、二层土壤及其物理组分产生影响,且对第一层影响比第二层大。对比研究发现,砂页岩砖红壤CoarsePOM和iPOM组分中有机碳稳定性比花岗岩砖红壤相应物理组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