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域植被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16
作者
董炜华 [1 ]
殷秀琴 [1 ]
顾卫 [2 ]
江源 [3 ]
刘继亮 [1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动物; 植被演替; 公路路域; 卓资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5 [土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半干旱典型草原地带公路路域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即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动物群落研究表明,当原有的土壤—植被受到彻底破坏后,大型土壤动物也随之消失;中小型土壤动物对土壤—植被系统的依存程度要较大型土壤动物小得多,即便土壤—植被系统受到彻底破坏,中小型土壤动物也能存活。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动物的类群和密度明显增加,植被发育顶级阶段两个生境的土壤动物类群和密度存在差异。植被恢复阶段和植被发育顶级阶段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差异较小。鞘翅目土壤动物与全部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鞘翅目土壤动物对研究区植被不同演替阶段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全磷、全钾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平均灰色关联系数较大,说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与这几个主要因子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678 / 6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南亚热带退化植被重建中土壤动物群落变化 [J].
徐国良 ;
周国逸 ;
莫江明 .
动物学研究, 2006, (01) :23-28
[2]   天童常绿阔叶林五个演替阶段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群落 [J].
易兰 ;
由文辉 ;
宋永昌 .
生态学报, 2005, (03) :466-473
[3]   沙坡头地区人工固沙植被演替中大型土壤动物生物指示作用研究 [J].
刘新民 ;
杨劼 .
中国沙漠, 2005, (01) :42-46
[4]   小兴安岭天然林土壤革螨的生态分布特征 [J].
殷秀琴 ;
马立名 ;
董炜华 .
土壤学报, 2004, (05) :767-773
[5]   长白山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的变化 [J].
佟富春 ;
王庆礼 ;
刘兴双 ;
肖以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1531-1535
[6]   全球变化下的地下生态学:问题与展望 [J].
贺金生 ;
王政权 ;
方精云 .
科学通报, 2004, (13) :1226-1233
[7]   浅谈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及防治 [J].
王海春 .
青海环境, 2002, (02) :82-83
[8]   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动物优势类群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研究 [J].
郭砺 ;
刘新民 ;
刘永江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189-192
[9]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下) [J].
马克平,刘玉明 .
生物多样性, 1994, (04) :231-239
[10]  
数量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张金屯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