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技术空间溢出效应对省域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的影响分析

被引:9
作者
刘亦文 [1 ,2 ]
张勇军 [2 ]
胡宗义 [2 ]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2] 不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能源技术; 空间溢出效应; 能源消费强度; 空间计量模型;
D O I
10.13956/j.ss.1001-8409.2016.03.10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从能源技术进步及空间溢出效应的角度出发,基于20022011年全国省域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能源技术进步空间溢出效应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能源消费强度具有较为明显的地理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因而开展能源环境问题区域协调治理对降低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具有较强的正面促进作用。内源式能源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要明显高于外源式能源技术,R&D经费内部支出和国内技术转让对能源消费强度的直接和间接效应要高于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外技术引进。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考虑空间效应的高技术企业创新溢出效应研究
    李文亮
    许正中
    [J]. 软科学, 2015, 29 (04) : 1 - 4
  • [2] 外商直接投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刘亦文
    胡宗义
    [J]. 湖湘论坛, 2014, 28 (05) : 42 - 49
  • [3] 技术空间溢出对省域能源效率差异的影响
    高辉
    吴昊
    [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4, 35 (03) : 90 - 94
  • [4] 技术空间溢出对全社会能源效率的影响分析
    陈夕红
    张宗益
    康继军
    李长青
    [J]. 科研管理, 2013, 34 (02) : 62 - 68
  • [5] 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发展方式转型——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实证考察
    何小钢
    张耀辉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3) : 19 - 33
  • [6] 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中国能源利用效率
    王俊松
    贺灿飞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2) : 157 - 161
  • [7]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齐志新
    陈文颖
    [J].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6) : 8 - 16
  • [8] 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 佩蕾丝, 2007
  • [9]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Adoption of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in Swiss Firms: An Analysis Based on Micro Data[J] . Spyros Arvanitis,Marius Ley.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 2013 (3)
  • [10] The importance of advancing technology to America's energy goals
    Greene, D. L.
    Boudreaux, P. R.
    Dean, D. J.
    Fulkerson, W.
    Gaddis, A. L.
    Graham, R. L.
    Graves, R. L.
    Hopson, J. L.
    Hughes, P.
    Lapsa, M. V.
    Mason, T. E.
    Standaert, R. F.
    Wilbanks, T. J.
    Zucker, A.
    [J]. ENERGY POLICY, 2010, 38 (08) : 3886 - 3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