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中国能源利用效率

被引:56
作者
王俊松
贺灿飞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结构变动; 能源效率; 能源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生产与消费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单位GDP的能耗却不断下降。理论上,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可以归因于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为了解释中国能源效率的这种变化过程,本文采用对数平均的LMDI方法将中国1994-2005年的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六大类产业结构变化、两位数产业结构变化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4-2005年,能源强度降低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的贡献在2001年后不断降低,产业结构变动在1998年前降低了能源强度,1998年之后导致能源强度的上升。在技术效应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高耗能产业部门及居民消费业的技术进步是导致我国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能源消费反弹效应——使用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J].
刘源远 ;
刘凤朝 .
资源科学, 2008, (09) :1300-1306
[2]   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刘畅 ;
孔宪丽 ;
高铁梅 .
资源科学, 2008, (09) :1290-1299
[3]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 [J].
王群伟 ;
周德群 .
系统工程, 2008, (07) :74-80
[4]   我国能源效率分析 [J].
耿诺 ;
王高尚 .
中国能源, 2008, (07) :32-36
[5]   对外开放与能源利用效率:基于3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研究 [J].
李未无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06) :7-15
[6]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J].
齐志新 ;
陈文颖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6) :8-16
[7]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异常关系分析 [J].
张宗成 ;
周猛 .
上海经济研究, 2004, (04) :41-45+66
[8]   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J].
韩智勇 ;
魏一鸣 ;
范英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4, (01) :1-6+52
[9]   结构变动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 [J].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1999, (11) :38-43
[10]  
China’s changing energy intensity trend: A decomposition analysis[J] . Chunbo Ma,David I. Stern.Energy Economics . 20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