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总苷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21
作者
孙大军 [1 ]
祁功才 [1 ]
吕文伟 [2 ]
洪星禹 [1 ]
赵岳 [1 ]
尹德馨 [1 ]
赵浩民 [1 ]
韩涛 [1 ]
李亚萍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血管外科
[2]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3]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医院
关键词
赤芍总苷; 血栓; 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TSP)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体外血栓法,观察赤芍总苷对体外血栓长度和干、湿重的影响;(2)建立血瘀模型,观察赤芍总苷对血瘀大鼠血液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1)赤芍总苷20.0和40.0 mg.kg-1可缩短体外血栓长度(P<0.05,P<0.01),降低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P<0.05,P<0.01);(2)赤芍总苷20.0和40.0 mg.kg-1可明显降低红细胞比容、血液黏度(P<0.05,P<0.01),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凝血时间(P<0.05,P<0.01)。结论赤芍总苷具有抗血栓作用,其机制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80 / 108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注射用蒺藜皂苷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J].
李红 ;
王秀华 ;
崔佳乐 ;
温克 ;
杨世杰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01) :14-16
[2]   赤芍总甙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J].
杨军 ;
王静 ;
刘超 .
中药材, 2001, (02) :124-126
[3]   赤芍总甙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 [J].
刘超 ;
王静 ;
杨军 .
中药材, 2000, (09) :557-560
[4]   赤芍总甙抗血栓作用研究 [J].
徐红梅 ;
刘青云 ;
戴敏 ;
彭代银 ;
訾晓梅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0, (01) :47-48
[5]  
秦任甲著.血液流变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