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比”到“官官比”:政府编制的结构规划趋向

被引:8
作者
徐刚
徐增辉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官民比”; “官官比”; 政府编制; “均衡化”原则; 结构规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3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为探寻政府人员编制困境的现实出路,亟待有意识地以"路向——路径"为逻辑理路,精细梳理并循序转变既有政府编制定位和编制标准。一直以来,政府编制管理在主观博弈格局下偏向于政府编制的单纯数量规划,且沿袭了编制标准的"官民比"形态,从而直接放任了政府人员结构性冗余现象。对此,政府机构应归位为客观回应理路,在"均衡化"原则下更多偏重为政府编制结构性规划路向,并着力于编制标准由"官民比"向"官官比"标识的拓展,在现实比对与差距补足中达致政府机构人员配置的合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财政分权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 [J].
刘光俊 ;
王云诚 ;
毕红霞 .
生产力研究, 2010, (09) :8-10+16
[2]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政府官员规模研究 [J].
孙涛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1) :66-76
[3]   编制总量的核定方法与模型──地方政府机关编制 [J].
那吉生 ;
周子康 ;
周宏 .
中国管理科学, 1997, (01) :7-17
[4]  
Public finances and long-term growth in Europe: Evidence from a panel data analysis.[J].Diego Romero-ávila;Rolf Strauch.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7, 1
[5]  
公共部门增长理论与国际经验比较.[M].(英)诺尔曼·吉麦尔(NormanGemmell)编;杨冠琼;贺军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