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控制下的资本投资与利益攫取研究

被引:17
作者
郝颖 [1 ]
刘星 [1 ]
林朝南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 厦门大学会计系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资本投资; 控制权收益; 公司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基于资本投资形成控制权收益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攫取控制权收益的自利动机和市场风险分析,本文以2001-2005年沪深两市A股市场发生了非流通股交易的公司作为考察对象,从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个方面对大股东的控制权收益攫取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大股东不仅通过资本投资形成了控制权收益,而且资本投资规模越高,增加等量资本投资所攫取的控制权收益越低;尽管通过股权投资攫取控制权收益的隐秘性较高、成本较低,但由于增加了控制链的代理层级,控制性股东的收益占有程度也较低;大股东的自利性资本投资行为不仅挤占了中小投资者的共享利益,而且形成了从增加资本投资、形成更高控制权收益到损害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根据经验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6+114 +1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大股东的支撑行为与隧道行为——基于托普软件的案例研究 [J].
张光荣 ;
曾勇 .
管理世界, 2006, (08) :126-135+172
[2]   大宗股权定价的实证检验 [J].
徐信忠 ;
黄张凯 ;
刘寅 ;
薛彤 .
经济研究, 2006, (01) :101-108
[3]   股权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与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 [J].
欧阳凌 ;
欧阳令南 ;
周红霞 .
当代经济科学, 2005, (04) :72-78+111
[4]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的实证分析 [J].
江伟 .
经济科学, 2005, (02) :77-85
[5]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余谦 ;
王晓坤 .
经济研究, 2005, (01) :95-105
[6]   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的实证研究 [J].
施东晖 .
经济科学, 2003, (06) :83-89
[7]   公司控制权的隐性收益——来自中国非流通股转让市场的研究 [J].
叶康涛 .
经济科学, 2003, (05) :61-69
[8]   信息不对称、股权制度安排与上市企业过度投资 [J].
潘敏 ;
金岩 .
金融研究, 2003, (01) :36-45
[9]   外部套利、市场反应与控股股东的非效率投资决策 [J].
刘朝晖 .
世界经济, 2002, (07) :71-79
[10]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 [J].
唐宗明 ;
蒋位 .
经济研究, 2002, (04) :44-5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