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被引:3
作者
王黎明
王学华
机构
[1]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循环经济;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苏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苏州市2004—2008年开展循环经济期间的生态足迹,并对其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2004年推进循环经济以来,虽然苏州市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逐年增大,但是其年增长速度逐渐减小,发展模式正在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由于苏州的土地类型利用多样性不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能源的消耗,导致系统的发展能力受到限制,据此提出了苏州市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生态足迹分析附视频
    王炜
    朱京海
    刘伟玲
    刘淼
    [J]. 湖南农业科学, 2009, (09) : 59 - 61
  • [2] 福建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翁伯琦
    王义祥
    黄毅斌
    应朝阳
    黄勤楼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1) : 2153 - 2157
  • [3] 绥化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
    周嘉
    尚金城
    [J]. 地理科学, 2004, (03) : 333 - 338
  • [4]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陈东景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 280 - 285
  • [5] 苏州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卢国婷主编, 2005
  • [6]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Linares, AC
    Falfán, ISL
    García, JM
    Guerrero, AIS
    Guerrero, C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 (03) : 375 -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