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矿区次生裸地水土保持与生态重建技术探讨
被引:8
作者:
潘德成
[1
]
吴祥云
[2
]
机构:
[1] 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
[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来源:
关键词:
矿区次生裸地;
矿业废弃地;
生态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2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矿区次生裸地具有众多危害环境的极端理化性质。全国因采矿累计占用土地约586万hm2,破坏土地157万hm2,且每年仍以4万hm2的速度递增,而矿区土地复垦率仅为10%。在人为破坏严重的采矿区,通过人为的生态修复建设,既缩短了生态恢复的周期,又提高了生态恢复的质量。矿区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有:挖运客土覆盖退化土地;有针对性添加沙子或黏土和有机肥、化肥;利用细菌和微生物;化学方法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实施土壤改良剂;种植豆科植物,改良土壤;利用植物固定、植物抽取方法减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今后研究方向:在措施上实现"三个结合",多学科协同研究,共克时坚。加强相关实用技术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重点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建和修复。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5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