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组织运行的分析框架

被引:4
作者
刘小玲
机构
[1]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上海
关键词
科研组织; 运行;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08.03.032
中图分类号
G311 [组织和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本文从科学社会学和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对科研组织的运行做了理论分析。认为科研组织的运行是研究目标、行为主体、认知方式、经费来源、运行规范、评价标准等六个结构性要素的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63 / 5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集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 [J].
刘晓力 .
哲学研究, 2004, (11) :61-66
[2]   合作研究及其认识论评价 [J].
丛杭青 ;
王华平 ;
沈琪 .
科学学研究, 2004, (05) :455-459
[3]   科学知识的生产模式分析 [J].
樊春良 .
科学学研究, 1997, (03) :10-16+111
[4]  
真科学[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英]约翰·齐曼(JohnZiman)著, 2002
[5]  
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 江西教育出版社 , (美)亨利·埃兹科维茨(HenryEtzkowitz), 1999
[6]  
贝尔实验室[M]. 河北大学出版社 , 阎康年著, 1999
[7]  
科学与社会秩序[M]. 三联书店 , (美)巴伯(Barber, 1991
[8]   The epistemic significance of collaborative research [J].
Wray, KB .
PHILOSOPHY OF SCIENCE, 2002, 69 (01) :150-168
[9]  
The norms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 cognitive effects of the new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J] . Henry Etzkowitz.Research Policy . 1998 (8)
[10]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a search for the boundarie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J] . Yong S. Lee.Research Policy . 199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