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研究中流体包裹体应用的几点体会

被引:18
作者
卓勤功 [1 ]
宋岩 [1 ]
倪培 [2 ]
郝雪峰 [3 ]
熊伟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均一温度; 成分; 丰度; 高温热液包裹体; 成藏期次; 古油水界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储层流体包裹体蕴涵着丰富的油气成藏信息,被广泛应用在含油气盆地热史分析、油气成藏研究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含油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高于其正常的埋藏温度,据此计算的成藏时间较晚、流体古压力偏高;含烃流体包裹体多形成于油气充注早中期,有机质成熟度一般低于储层原油的成熟度;早期少量油气充注与晚期大量油气快速充注均难以形成较多的含烃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丰度法确定的古油水界面和成藏期次偏少;盆地晚期高温热液活动有利于驱动油气输导通道中吸附烃的运聚。这些认识对于深化流体包裹体形成机制和油气成藏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1]   碎屑岩储层中有机包裹体的形成机制研究 [J].
张志坚,张文淮 .
地质科技情报, 1994, (01) :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