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北太平洋东部风暴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SST异常的关系
被引:7
作者:
袁凯
[1
,2
]
朱伟军
[1
]
陈懿妮
[1
,3
]
机构:
[1]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武汉市气象局
[3] 浙江省气象台
来源:
关键词:
东部风暴轴;
PNA(WP)遥相关;
经验正交函数;
回归分析;
大气环流和SST异常;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11210001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P425 [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逐日再分析资料(ERA40),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发现,冬季北太平洋东部风暴轴有着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第一变化模态为在气候平均位置南北相反的偶极子变化型,第二变化模态为在气候平均位置处一致增强或减弱的变化型,第三变化模态为三极子的变化型。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当东部风暴轴南压(北抬)时,同期冬季是一种厄尔尼诺(拉尼娜)年海温异常空间分布型,中纬度北太平洋海区以及赤道中、东海区,冬季冷(暖)异常的洋面上是异常低压(高压),对流层中层是太平洋—北美型(Pacific-North American Pattern,PNA)遥相关的正(负)位相;当东部风暴轴增强(减弱)时,同期冬季黑潮区海温偏暖(偏冷),对流层中层表现为西太平洋型(West Pacific Pattern,WP)遥相关的正(负)位相;当东部风暴轴呈现西北—东南+-+(-+-)相间三极子的分布时,同期冬季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海温异常偏暖(冷),夏威夷附近海温异常偏冷(暖),冬季冷(暖)异常的洋面上是异常低(高)压,对流层中层表现出类似PNA正(负)位相。EOF分解各模态所对应时间系数与阿留申低压(Aleutian Low,AL)指数、PNA指数、Nino3指数、WP指数、黑潮海温(Kuroshio Current,KC)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这些证明了东部风暴轴与同期大气环流及SST异常之间的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5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