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蚜对吡虫啉抗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23
作者
李菁
韩召军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棉蚜; 吡虫啉; 抗性机理; 解毒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81.4 [];
学科分类号
090403 ;
摘要
用吡虫啉对棉蚜进行室内抗性筛选,用药处理25次后抗性是筛选前的20.03倍;2007年对田间棉蚜进行抗性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差异显著,江苏南京种群最为敏感,河南安阳、山东泰安和北京地区棉蚜与之相比,抗性分别为2.21、7.63和9.53倍;抗、感品系解毒酶活力分析发现,抗性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增加很少(比活力1.12倍),但酯酶活力显著高于敏感品系(比活力1.71倍);增效试验结果表明,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在抗、感品系中对吡虫啉均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磷酸三苯酯(TPP)和增效醚(PBO)虽然在敏感品系中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较小(SR1.24和1.29),但在抗性品系中的增效作用显著增高(SR2.13和1.74);此外还发现,吡虫啉处理可提高棉蚜群体的酯酶活力。由此认为,棉蚜至少具有对吡虫啉产生中等水平抗性的风险,其抗性可能是由于棉蚜的酯酶和P450单加氧酶的解毒能力提高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2005年长江流域稻区褐飞虱暴发成灾原因分析 [J].
程家安 ;
祝增荣 .
植物保护, 2006, (04) :1-4
[2]   二化螟对氟虫腈抗性初探 [J].
姜卫华 ;
韩召军 ;
郝鸣丽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6) :577-579
[3]   棉蚜对吡虫啉等杀虫剂抗药性品系的室内选育及抗药性风险评价 [J].
于彩虹 ;
林荣华 ;
王开运 ;
仪美琴 ;
姜兴印 .
植物保护学报, 2004, (04) :401-405
[4]   棉蚜抗吡虫啉品系和敏感品系主要解毒酶活性比较 [J].
潘文亮 ;
党志红 ;
高占林 .
昆虫学报, 2003, (06) :793-796
[5]   棉蚜饲养技术——笼罩法 [J].
李飞 ;
韩召军 .
昆虫知识, 2001, (03) :225-227
[6]  
Identification of biochemical markers linked to neonicotinoid cross resistance in Bemisia tabaci (Hemiptera: Aleyrodidae)[J] . NataschaRauch,RalfNauen.Arch. Insect Biochem. Physiol. .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