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私卖共有房屋所有权诉讼的审判误区及对策

被引:1
作者
李唯一
机构
[1]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善意取得; 不动产所有权; 审判误区; 合同效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物权法确立了不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制度,私卖共有房屋所体现的法律关系,成为现实生活中适用该制度的典型代表。为权衡第三人、原权利人和交易秩序三方利益,审判机关须厘清《合同法》第五十一条与《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关系,正确处理无权处分合同与因善意取得而发生物权变动的矛盾。以解决审判实践中私卖共有房屋诉讼出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采取解释论的方法,为法律适用确立一个基本理论,即在否认无因性原则的前提下,将物权行为概念应用于对此类案件法律关系的梳理,从而明确该类案件的常规诉讼路径和审判模式,以便审判机关针对不同的案情找到共同的切入点引导诉讼并进行裁判。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研究 [J].
王利明 .
政治与法律, 2008, (10) :2-10
[2]   物权与债权的二元划分对民法内在与外在体系的影响 [J].
李永军 .
法学研究, 2008, 30 (05) :62-73
[3]   无权处分辨——合同法第51条规定的解释与适用 [J].
崔建远 .
法学研究, 2003, (01) :3-24
[4]   再谈物权行为理论 [J].
孙宪忠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125-135+207
[5]   论无权处分 [J].
王利明 .
中国法学, 2001, (03) :75-88
[6]  
中国民法年刊[M]. 法律出版社 , 王利明, 2009
[7]  
中国物权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孙宪忠, 2009
[8]  
物权诉讼[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吴光荣, 2009
[9]  
物权法的展开与反思[M]. 法律出版社 , 常鹏翱, 2007
[10]  
物权法[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