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南部一次回流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

被引:29
作者
田秀霞
宋晓辉
程序
董占强
李菊香
聂振岭
机构
[1] 邯郸市气象局
关键词
回流暴雪; 急流; 诊断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华北南部的一次回流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动力、热力等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回流暴雪天气属于华北回流中的两槽一脊型,导致这次强降雪的影响系统是高空急流、西来槽、低涡切变和低空急流,东北冷空气起到了触发作用。最大降水出现在南北风转换阶段,当东北风完全控制低层,降水结束。高空辐散和低层辐合相叠置及高空正涡度的下传,有强降水的产生,但上升运动中心较低。降雪前的增暖增湿与低层冷空气的楔入使华北南部位于θse能量锋区和水汽辐合区内,有利于强降雪的产生。回流天气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南方,低层东北冷空气也有间接输送水汽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2008年1月我国南方罕见冰冻雨雪灾害性天气诊断分析 [J].
马晓刚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1) :23-26
[2]   2005年12月3—21日山东半岛持续性暴雪特征及维持机制 [J].
周淑玲 ;
丛美环 ;
吴增茂 ;
闫淑莲 ;
杨成芳 ;
朱君鉴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4) :444-453
[3]   华北平原回流天气综合形势特征分析 [J].
张守保 ;
张迎新 ;
杜青文 ;
范军红 .
气象科技, 2008, (01) :25-30
[4]   华北回流暴雪发展机理个例研究 [J].
周雪松 ;
谈哲敏 .
气象, 2008, (01) :18-26
[5]   2007年3月3—5日辽宁特大暴雪过程物理量诊断分析 [J].
陈传雷 ;
蒋大凯 ;
陈艳秋 ;
袁子鹏 ;
孙欣 ;
韩江文 ;
卢娟 ;
才奎志 ;
何宝财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05) :17-25
[6]   回流暴雪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 [J].
张迎新 ;
侯瑞钦 ;
张守保 .
气象, 2007, (09) :25-32
[7]   华北平原回流天气的结构特征 [J].
张迎新 ;
张守保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1) :107-113
[8]   2004年末黄淮暴雪的特点分析和数值模拟 [J].
王东勇 ;
刘勇 ;
周昆 .
气象, 2006, (01) :30-35
[9]   北京连续降雪过程分析 [J].
王迎春 ;
钱婷婷 ;
郑永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1) :58-65
[10]  
河北省天气预报手册.[M].河北省气象局编著;.气象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