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符号学: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发展前景

被引:226
作者
李战子
陆丹云
机构
[1]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多模态符号学; 系统功能观; 研究途径; 发展前景;
D O I
10.13978/j.cnki.wyyj.2012.02.006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多模态符号学指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研究,本文探讨其理论基础、研究途径和发展前景。过去二十年的多模态研究主要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语义生成,主要途径包括:符号语法的构建、多模态语类特征研究、社会场所的再符号化研究等。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多模态符号学在多种模态的系统语法构建、模态间关系研究、批评性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及多模态研究的学科融合等方面均具有探索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谈多模态小品中的主体模态 [J].
胡壮麟 .
外语教学, 2011, 32 (04) :1-5
[2]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 [J].
张德禄 .
中国外语, 2009, 6 (01) :24-30
[3]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J].
朱永生 .
外语学刊, 2007, (05) :82-86
[4]   PowerPoint——工具,语篇,语类,文体 [J].
胡壮麟 .
外语教学, 2007, (04) :1-5
[5]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 [J].
胡壮麟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 (01) :1-10
[6]   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语篇分析 [J].
胡壮麟 ;
董佳 .
外语电化教学, 2006, (03) :3-12
[7]   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J].
李战子 .
外语研究, 2003, (05) :1-8+80
[8]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黄国文, 2012
[9]  
Multimodal genres and transmedia traversals: Social semiotic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J] . Jay Lemke.Semiotica . 2009 (173)
[10]  
Resemiotization[J] . Rick Iedema.Semiotica . 2001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