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数据与意识形态治理

被引:15
作者
肖唤元 [1 ,2 ]
秦龙 [3 ]
机构
[1]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3] 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
关键词
大数据; 意识形态; 治理; 契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1201 ;
摘要
大数据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也标志着社会发展的新趋向。大数据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意识形态治理方面的深刻影响,并与意识形态治理形成高度契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契合,即大数据助力意识形态治理的嬗变;二是现实契合,即大数据对提升意识形态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现实要求;三是内在契合,即新形势下以大数据为依托,通过重塑与强化意识形态话语权,创新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方式,健全针对虚拟空间意识形态治理的保障机制等有力举措,实现意识形态治理与大数据的深度契合,切实提升意识形态治理能力,进而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与说服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非传统转向” [J].
赵欢春 .
江西社会科学, 2015, 35 (08) :12-19
[2]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与实现方式 [J].
崔海英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 (03) :33-36
[3]   大数据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探析 [J].
王超 .
学术论坛, 2015, 38 (01) :18-22
[4]   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机遇、挑战与反思 [J].
贾可卿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4, (06) :55-60
[5]   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新机制的建构 [J].
李海 ;
范树成 .
求实, 2014, (07) :46-49
[6]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倪光辉;.人民日报.2013,
[7]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英)约翰·B.汤普森(JohnB.Thompson)著;高銛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
[8]  
政治社会学.[M].(美)奥罗姆(Orum;A.M.)著;张华青;孙嘉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