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14
作者
孟星亮 [1 ,2 ]
何玉邦 [3 ]
宋卓彦 [1 ,2 ]
熬鸿毅 [1 ]
张虎 [3 ]
蒋小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空间格局; 青海湖; 多因子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解青海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及关键驱动力,于2011—2012年分4次对青海湖区主体湖、3个子湖和5条入湖河流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8个分类单元,隶属于3门5纲15科,主体湖区、咸水和淡水子湖及入湖河流分布有9、5、9和15种;它们的密度分别为455.8、1562.7、741.3和331.2 ind./m2;生物量为1.18、3.70、2.75和4.53 g/m2。优势度分析显示,喜盐摇蚊为主体湖区绝对优势种(占总密度的83.32%)。Surfer模拟显示,主体湖区东南部沿岸带的密度和生物量最高,湖心区最低;高峰值主要出现在布哈河、菜挤河等大型河流入湖的河口附近。CCA分析表明:青海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主要受水体pH、水深、总氮和盐度等环境因子的驱动。
引用
收藏
页码:819 / 8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洪泽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张超文 ;
张堂林 ;
朱挺兵 ;
李为 ;
谢志才 .
水生态学杂志, 2012, 33 (03) :27-33
[2]   新疆阿勒泰地区不同盐池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J].
王宝强 ;
薛俊增 ;
刘婧 ;
朱新英 ;
吴惠仙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2) :267-273
[3]   宁波东钱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动态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J].
熊晶 ;
蒋小明 ;
王丑明 ;
谢志才 ;
敖鸿毅 ;
刘剑彤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03) :282-289
[4]   蒙新高原湖泊高等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 [J].
兰策介 ;
沈元 ;
王备新 ;
吴敬禄 ;
曾海鳌 ;
马龙 .
湖泊科学, 2010, 22 (06) :888-893
[5]   青海湖夏季水生生物调查 [J].
杨建新 ;
祁洪芳 ;
史建全 ;
姚维志 .
青海科技, 2008, 15 (06) :19-25
[6]   如何使用Surfer8.0画等值线图 [J].
曾志雄 ;
陈慧娴 .
广东气象, 2006, (03) :64-65
[7]   青海湖最近25年变化的遥感调查与研究 [J].
沈芳 ;
匡定波 .
湖泊科学, 2003, (04) :289-296
[8]   青海湖水量平衡分析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J].
燕华云 ;
贾绍风 .
湖泊科学, 2003, (01) :35-40
[9]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 [J].
王明翠 ;
刘雪芹 ;
张建辉 .
中国环境监测, 2002, (05) :47-49
[10]   中国北方盐碱水域中的底栖动物 [J].
谢祚浑 ;
周一兵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2, (03) :1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