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小流域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被引:4
作者
肖海 [1 ]
夏振尧 [2 ]
杨悦舒 [1 ]
梁永哲 [3 ]
柳琪 [1 ]
机构
[1]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2] 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3]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紫色土; 小流域; 产流产沙; 三峡库区;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4.04.064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建立三峡库区小流域缩微模型,分别进行了3场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降雨强度分别为60,90,120mm/h),对小流域产流产沙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场降雨试验的产流量及产沙量均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产流量的增加幅度远大于产沙量。产流量在3场降雨过程中均随径流时间呈现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但产沙量变化规律较为复杂。在各场次降雨下,累积产流量和累积产沙量均随降雨历时的增加呈线性函数规律变化。3场降雨产流的含沙量均呈波动形式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草本植物对土质路面径流水动力学特征及水沙过程的影响 [J].
田风霞 ;
刘刚 ;
郑世清 ;
马春艳 ;
张琼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0) :25-29
[2]   7Be示踪坡耕地次降雨细沟与细沟间侵蚀 [J].
刘刚 ;
杨明义 ;
刘普灵 ;
田均良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5) :47-53
[3]   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模拟试验研究 [J].
丁文峰 ;
李勉 ;
张平仓 ;
姚文艺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3) :10-14
[4]   降雨过程中红壤表土结构变化与侵蚀产沙关系 [J].
李朝霞 ;
王天巍 ;
史志华 ;
丁树文 ;
蔡崇法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1) :1-4+9
[5]   初探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J].
熊平生 ;
谢世友 ;
谢金宁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04) :62-63
[6]   降雨及聚丙烯酰胺(PAM)作用下土壤的封闭过程和结皮的形成 [J].
唐泽军 ;
雷廷武 ;
张晴雯 ;
赵军 .
生态学报, 2002, (05) :674-681
[7]   Multi-year tracking of sediment sources in a small agricultural watershed using rare earth elements [J].
Kimoto, A. ;
Nearing, M. A. ;
Shipitalo, M. J. ;
Polyakov, V. O. .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006, 31 (14) :1763-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