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叶绿素a的生态分布特征

被引:31
作者
刘镇盛
王春生
倪建宇
朱根海
周怀阳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杭州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杭州 
[3] 广州 
关键词
叶绿素a; 浮游植物; 生态分布; 抚仙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1 [水生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1年5月、8月和9月,对云南抚仙湖水体、沉积物、沉积物与水界面的叶绿素a,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类、细胞密度的分布和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浓度。结果表明,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真光层中的动态变化尤其显著,且光照强度对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起主导作用。在观测的3个不同季节中,表层叶绿素a浓度,秋季最高,平均为(2.27±0.12)μg/dm3;春季次之,为(1.85±0.20)μg/dm3;夏季最低,为(1.38±0.15)μg/dm3。分析水体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叶绿素a之间的关系,表明磷是抚仙湖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沉积物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其浓度在表层和次表层较高,并随沉积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浮游植物的分析表明,硅藻门的小环藻是抚仙湖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主要来源。而上覆水中叶绿素a浓度与真光层叶绿素a浓度相当的原因,则可能是由水底微型藻类的再悬浮和浮游植物的沉降聚集而导致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773 / 17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Early diagenetic alteration of chlorophyll-a and bacteriochlorophyll-a in a contemporaneous marl ecosystem; Florida Bay [J].
Louda, JW ;
Loitz, JW ;
Rudnick, DT ;
Baker, EW .
ORGANIC GEOCHEMISTRY, 2000, 31 (12) :1561-1580
[2]   三沙湾海域沉积物中甲藻休眠孢囊的初步研究 [J].
李超 ;
蓝东兆 ;
方琦 ;
顾海峰 ;
陈晨 ;
王检国 .
台湾海峡, 2003, (01) :38-45+131
[3]   湖泊沉积物氮磷内源负荷模拟 [J].
范成新 ;
张路 ;
杨龙元 ;
黄文钰 ;
许朋柱 .
海洋与湖沼, 2002, (04) :370-378
[4]   厦门西港甲藻孢囊种类和数量分布特征 [J].
林元烧 ;
曹文清 ;
Sameer TERDALKAR ;
张茜 ;
齐雨藻 .
海洋与湖沼, 2002, (04) :407-414
[5]   中肋骨条藻和新月菱形藻对营养盐的吸收速率及环境因素影响的研究 [J].
李铁 ;
史致丽 ;
仇赤斌 ;
王巧玲 .
海洋与湖沼, 1999, (06) :640-645
[6]   象山港潮滩底栖微型藻类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 [J].
宁修仁 ;
刘子琳 ;
蔡昱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9, (03) :98-105
[7]   澄江抚仙湖藻类植物研究 [J].
邓新晏,许继宏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139-145
[8]   镜泊湖藻类生长和湖泊富营养化预测初探 [J].
刘鸿雁,徐云麟 .
生态学报, 1996, (02)
[9]   西湖水域初级生产力和富营养化的调查研究附视频 [J].
宁修仁 ;
吏君贤 ;
刘子琳 ;
陈忠元 ;
刘镇盛 ;
朱根海 .
海洋与湖沼, 1989, (04) :365-374
[10]  
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黄祥飞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