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吸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6
作者
陈润
秦勇
杨兆彪
王国玲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煤层气; 超临界吸附; 地质意义;
D O I
10.13199/j.cst.2009.08.108.chenr.020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煤层气超临界吸附的基本特征及近年来煤层气吸附的行为与规律;对影响煤层气吸附的因素以及煤层气吸附模型在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煤层气超临界吸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煤层气超临界吸附规律、超临界吸附的热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及量子化学模型等将是今后煤层气超临界吸附研究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不同煤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对比 [J].
陈振宏 ;
王一兵 ;
宋岩 ;
刘洪林 .
天然气工业, 2008, (03) :30-32+136
[2]   华北重点矿区煤储层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姚艳斌 ;
刘大锰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 (03) :308-314
[3]   煤体性质对煤吸附容量的控制作用探讨 [J].
张丽萍 ;
苏现波 ;
曾荣树 .
地质学报, 2006, (06) :910-915
[4]   煤表面与CH4,CO2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J].
降文萍 ;
崔永君 ;
张群 ;
李育辉 .
煤炭学报, 2006, (02) :237-240
[5]   煤层气与常规油气共采可行性探讨——深部煤储层平衡水条件下的吸附效应 [J].
秦勇 ;
宋全友 ;
傅雪海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492-498
[6]   煤的表面电位与表面官能团间的关系 [J].
王宝俊 ;
李敏 ;
赵清艳 ;
秦育红 ;
谢克昌 .
化工学报, 2004, (08) :1329-1334
[7]   煤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 [J].
钟玲文 .
地球科学, 2004, (03) :327-332+368
[8]   煤对超临界甲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 [J].
于洪观 ;
范维唐 ;
孙茂远 ;
叶建平 .
煤炭转化, 2004, (02) :37-40
[9]   正弦波电磁场对瓦斯吸附常数的影响规律 [J].
何学秋 ;
张力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 (05) :10-12
[10]   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煤吸附解吸电磁改性研究 [J].
许考 ;
刘明举 ;
刘彦伟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3, (03)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