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水文结构理论与分析

被引:18
作者
陈敏建 [1 ]
王立群 [2 ]
丰华丽 [2 ]
戴向前 [3 ]
黄昌硕 [2 ]
王高旭 [2 ]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3] 不详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水文结构; 径流场; 生物多样性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湿地消退问题,通过研究湿地水分运动与补给规律,分析湿地和径流进退的关系、湿地生境和生物的扩展关系,分析湿地水文连接度下降引起的湿地消退效应。根据湿地水循环原理和湿地生境空间分布规律,建立湿地径流场与生物多样性场的概念,从而提出湿地生态水文结构理论。以维持湿地存在、保障湿地生物多样性为目标,通过湿地径流场与生物多样性场的耦合关系,将湿地划分为中心区和适宜活动区,以维持湿地生态水文结构所需要的水分条件定义为湿地生态需水。湿地生态需水问题的核心为确定湿地生态水文结构,并以湿地中心区和适宜活动区为边界条件,通过地表水地下水转化的水量平衡模型对湿地生态需水量进行分析计算。以维持中心区的水分条件作为最小生态需水;维持适宜活动区的水分条件作为适宜生态需水。湿地生态水文结构更对湿地管理提供生态安全阈值。根据湿地生态水文结构的稳定程度,建立湿地生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进行不同级别的预警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887 / 28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循环生态效应与区域生态需水类型 [J].
陈敏建 .
水利学报, 2007, (03) :282-288
[2]   黄淮海地区湿地水生态过程、水环境效应及生态安全调控 [J].
杨志峰 ;
崔保山 ;
黄国和 ;
白军红 ;
孙涛 ;
李晓文 ;
刘新会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11) :1119-1126
[3]   生态标准河流和调度管理研究 [J].
陈敏建 ;
丰华丽 ;
王立群 ;
王高旭 ;
黄昌硕 .
水科学进展, 2006, (05) :631-636
[4]   三江平原流域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研究 [J].
刘红玉 ;
吕宪国 ;
张世奎 ;
杨青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289-295
[5]   流域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J].
陈敏建 .
中国水利, 2004, (20) :25-26
[6]   内陆干旱区水分驱动的生态演变机理 [J].
陈敏建 ;
王浩 ;
王芳 .
生态学报, 2004, (10) :2108-2114
[7]   内陆河干旱区生态需水分析 [J].
陈敏建 ;
王浩 ;
王芳 ;
唐克旺 ;
王研 .
生态学报, 2004, (10) :2136-2142
[8]   生境破碎化对动物种群存活的影响 [J].
武正军 ;
李义明 .
生态学报, 2003, (11) :2424-2435
[9]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J].
崔保山 ;
杨志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2) :219-224
[10]   Biotic wetland connectivity -: supporting a new approach for wetland policy [J].
Amezaga, JM ;
Santamaría, L ;
Green, AJ .
ACTA OECOLOG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LOGY, 2002, 23 (03) :21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