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学解析

被引:60
作者
贾利军 [1 ]
徐韵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
[2]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解析;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6.10.023
中图分类号
G647.38 [];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导致高等教育的竞争愈发激烈。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社会在“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原则下对大学毕业生精挑细选。由此,一个直接反映高校办学效益、大学生竞争能力、社会市场对高校评价及其毕业生择取标准的评价参数便应运而生,它就是“就业能力”。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的内涵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期能够对当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明确一个确定的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1]   “就业能力”论 [J].
郑晓明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02, (03) :91-92
[22]   关于大学生就业意识、能力准备与就业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J].
张建奇 .
河南社会科学, 2001, (04) :103-106
[23]   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 [J].
蒋乃平 .
职业技术教育, 2001, 22 (10) :18-20
[24]   职业能力评价的三种模式 [J].
刘德恩 .
职教通讯, 2000, (11) :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