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及其评价过程与机制:技术性评价到社会建构视角

被引:42
作者
保继刚 [1 ,2 ]
陈苑仪 [2 ,3 ]
马凌 [4 ]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3]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4]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吸引物; 技术评价; 社会建构; 体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合理评价旅游资源,发掘具有价值的潜在旅游资源,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结合理论与实践,系统梳理回顾我国旅游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分析旅游资源评价变迁所经历的三个不同阶段及其基本特征,并尝试探索转变的关键驱动力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的旅游资源评价经历了"要素评价—综合评价—社会评价"的过程,与旅游资源相对应的旅游吸引物等概念也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在此过程中,政策、资本、社会经济、客源市场结构和信息传播媒介等是不同阶段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的旅游资源评价将更注重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及游客的需求和体验,并关注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综合价值;而新技术如5G的应用,会提高旅游资源(吸引物)的可视化和提高评价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556 / 156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82 条
[1]   旅游吸引物属性之辨 [J].
张进福 .
旅游学刊, 2020, 35 (02) :134-146
[2]   珠三角旅游资源竞争力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效度分析 [J].
李国兵 ;
田亚平 .
经济地理, 2019, 39 (03) :218-224+239
[3]   基于资源比较优势的森林公园旅游增长方式合理性研究 [J].
黄杰龙 ;
王立群 ;
陈秋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 (02) :261-273
[4]   湿地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J].
李悦铮 ;
牟方元 ;
梁娟 .
经济地理, 2019, 39 (01) :192-197
[5]   新疆冰雪旅游资源适宜性评价研究 [J].
张雪莹 ;
张正勇 ;
刘琳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 20 (11) :1604-1612
[6]   故宫的雪:官方微博传播路径与旅游吸引物建构研究 [J].
周欣琪 ;
郝小斐 .
旅游学刊, 2018, 33 (10) :51-62
[7]   气候因素对度假地型第二居所需求的影响——基于云南腾冲与西双版纳的比较研究 [J].
保继刚 ;
邓粒子 .
热带地理, 2018, 38 (05) :606-616
[8]   系统动力学在都市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 [J].
余尤骋 ;
吴耀宇 ;
王炜 .
旅游论坛, 2019, 12 (01) :20-25
[9]   基于GIS格网化分析支撑的旅游空间规划技术方法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J].
李鹏 ;
王英杰 ;
虞虎 ;
武文波 ;
马楠 .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 (05) :813-827
[10]   基于网络信息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 [J].
胡静 ;
王蓉 ;
李亚娟 ;
贾垚焱 ;
于洁 .
经济地理, 2018, 38 (04) :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