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之辩再思考

被引:23
作者
韩德勋
赵士林
机构
[1]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国际传播; 全球传播; 后疫情时代; 民族国家;
D O I
10.16602/j.gjms.20210034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重新反思"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及其关系的契机。民族主义的抬头、国族意识的增强,使得民族国家主导的"国际传播"将继续存在甚至强化。但作为重要参与者的新闻媒体由于深受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约束,在国际交往中往往无法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人类社会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关系,以及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化,使得"全球传播"在促进人类交流、达成国际合作等方面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后疫情时代,两者各有其适用对象,在特定情境下有着不可替代的阐释力;对中国而言,需要更加重视"全球传播"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3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美) 拉斯韦尔; 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  
制造共识.[M].(美) 赫尔曼 (Sherman;E.S.) ; (美) 乔姆斯基 (Chomsky;N.)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  
传播与社会.[M].赵月枝; 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5]  
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单波; 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6]  
全球传播.[M].[美]叶海亚·R.伽摩利珀(YahyaR.Kamalipour)编著;尹宏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  
全球媒体.[M].(美)爱德华·赫尔曼;(美)罗伯特·麦克切斯尼著;甄春亮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8]  
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M].(法)阿芒·马特拉(ArmandMattelart)著;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9]  
国际传播.[M].(美)罗伯特·福特纳(RobertS.Fortner)著;刘利群译;.华夏出版社.2000,
[10]  
妖魔化与媒体轰炸.[M].李希光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