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云南墨江镍金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分析与研究
被引:29
作者:
方维萱
胡瑞忠
谢桂青
漆亮
苏文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中国科
来源: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墨江镍金矿床;
控矿因素;
储矿构造;
成矿过程;
云南;
D O I:
10.16461/j.cnki.1000-4734.2001.01.014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采用控矿因素分析研究 ,通过构造岩石地层及构造变形筛分探讨镍金矿床的成矿过程 ,认为本区金镍矿主要为地层及构造控矿。在矿床内 ,热 (泉 )水喷溢构造 (成矿构造 )有似环状粘土岩化带及热水同生沉积 交代 喷流构造岩石层序 ,脆 韧性剪切带 (储矿构造 )由近水平的纵张裂隙构造、左行共轭剪切裂隙及相对封闭的脆韧性剪切带组成。脆性张剪性X形微裂隙系统为富金矿脉的定位提供了构造空间。成矿演化过程为 :①晚泥盆世热水同生沉积成岩成矿期形成含金黄铁矿硅质岩 ;②印支期逆冲推覆型脆韧性剪切构造成岩成矿期形成含金脆韧性剪切带 ;③燕山—喜马拉雅山期深源热流体叠加成矿期形成富金矿脉。指出 3处成矿远景区 ,认为红土型金矿很可能是本区一种新的金矿类型 ,值得重视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8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