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对咸宁两次冰雹天气的观测分析

被引:37
作者
黄治勇 [1 ,2 ]
徐桂荣 [2 ]
王晓芳 [2 ]
唐永兰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冰雹; 潜势; 监测; 温度; 湿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 [天气过程的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对两次冰雹过程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暖湿气流输送、中层干冷空气侵入,在0~10 km形成"上干、下湿"2层垂直分布结构。低层的感热和潜热随上升气流向上输送,2~3 km层明显增温,0、-5和-20℃层略微上升。同时,低层水汽也随上升气流向上输送,降雹前大气液态水总含量(ILW,下同)和大气水汽总含量(IWV,下同)及过冷水含量快速增长。水汽经过冷层后,冰晶增多增大。当冰晶增大落入0℃以上区融化层时,冰晶融化导致液态水增加,一部分形成冰雹或地面降水,导致降雹之后ILW、IWV及0℃以下液态水含量减小。上述结论对冰雹的预警有一定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16 / 2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X波段双线性偏振雷达电磁波衰减对冰雹识别的影响
    马建立
    苏德斌
    金永利
    李睿劼
    [J]. 高原气象, 2012, 31 (03) : 825 - 835
  • [2] 唐山地区冰雹气候特征与雷达回波分析
    王秀玲
    郭丽霞
    高桂芹
    郑艳萍
    刘爽
    匡顺四
    [J]. 气象, 2012, 38 (03) : 344 - 348
  • [3] 用微波辐射计和风廓线资料构建探空资料的定量应用可靠性分析
    魏东
    孙继松
    雷蕾
    杨波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6) : 697 - 706
  • [4] 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冰雹识别初步研究
    苏德斌
    马建立
    张蔷
    吕达仁
    [J]. 气象, 2011, 37 (10) : 1228 - 1232
  • [5] 强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天气雷达特征及临近预警
    李德俊
    唐仁茂
    熊守权
    柳草
    向玉春
    袁正腾
    王慧娟
    韩琦
    [J]. 气象, 2011, 37 (04) : 474 - 480
  • [6] 基于微波辐射计资料浅析对流降水云内与环境温差
    周嵬
    吴宏议
    田海军
    [J]. 干旱气象, 2011, 29 (01) : 10 - 16
  • [7] 地基微波辐射计与GPS无线电探空和GPS/MET的观测对比分析
    徐桂荣
    孙振添
    李武阶
    齐麟
    冯光柳
    [J]. 暴雨灾害, 2010, 29 (04) : 315 - 321
  • [8] 微波辐射计反演产品评价
    刘建忠
    张蔷
    [J]. 气象科技, 2010, (03) : 325 - 331
  • [9] 基于LAPS的一次局地强冰雹过程分析
    刘志雄
    戴泽军
    彭菊香
    许霖
    [J]. 暴雨灾害, 2009, 28 (04) : 313 - 320
  • [10] 北京地区一次罕见的雷暴大风过程特征分析
    廖晓农
    俞小鼎
    王迎春
    [J].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 1350 - 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