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05年淮河流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17
作者
郑泳杰 [1 ,2 ,3 ]
张强 [1 ,2 ,3 ]
陈晓宏 [1 ,2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
[2] 中山大学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3] 中山大学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水文循环; Mann-Kendall法; 降水结构;
D O I
10.14188/j.1671-8836.2015.03.010
中图分类号
P333.1 [水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1961~2005年淮河流域36个站点的降水时间序列资料,通过定义年降水总量(ATP)、年降水总天数(ATD)、年平均降水强度(ATI)、年平均降水天数(WPA)等降水指标,利用改进的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对淮河流域降水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进行检验,从多个方面对淮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1961~2005年间淮河流域年降水总天数呈显著下降趋势,而降水总量呈轻微下降趋势,从而导致淮河流域降水强度上升,这一变化在流域西北部、及上游地区表现最为显著;2)各不同历时降水的发生率和贡献率年际变化数据显示,淮河流域降水历时缩短,而短历时降水事件对总降水量贡献率增大,说明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淮河流域水循环加剧,降水过程集中趋势明显,进一步增加了淮河流域短历时洪水及长历时干旱灾害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1] A modified Mann-Kendall trend test for autocorrelated data.[J].Khaled H. Hamed;A. Ramachandra Rao.Journal of Hydrology.1998, 1
  • [12] 淮河流域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杜云.合肥工业大学.201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