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娱乐中的国家、市场与阶级——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分析

被引:40
作者
赵月枝 [1 ]
吴畅畅 [2 ,3 ]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所
[2] 复旦大学历史系
[3]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国家; 市场; 阶级; 意识形态;
D O I
10.13613/j.cnki.qhdz.002673
中图分类号
J905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产业的政治经济结构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型。随着扶持国产电视剧政策环境的形成和资金来源与生产方式的变革,该产业的发行与播出体制以及受众市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宣传部门的意识形态导向、不断调节的政府监控体制、资本的利润诉求、电视剧制作与播出者的能动性以及转型社会中活跃的电视观众,共同创造了一种动态的、高度复杂与多面向的电视大众文化,使电视剧成了当下中国最活跃的媒体产业形态与意义生产场域。从《渴望》到《蜗居》,电视剧市场积极参与了中国社会阶级与阶层关系重构和意识形态整合,并呈现出日趋明显的中产阶级文化优先取向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偏颇。在此语境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色与基础、电视剧中的"人民大众"立场到底属于什么等问题已显得尤为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41+159 +15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 [J].
汪晖 .
中国图书评论, 2012, (04) :25-26
[3]   制播体制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 [J].
杨旦修 .
电视研究, 2012, (01) :72-74
[5]   政治交叉、社会表征与学术干预:中产阶级在中国的形成 [J].
吉恩·路易斯·易卡 .
江苏社会科学, 2008, (04) :57-66
[6]   谁为农民说话——农村受众地位分析 [J].
陈崇山 .
现代传播, 2003, (03) :35-37
[7]   意义、生产与消费──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尹鸿 .
现代传播, 2001, (04) :1-7
[8]  
传播与社会[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赵月枝, 2011
[9]  
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 2006
[10]  
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M]. 华夏出版社 , 上海电视节组委会,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