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估算方法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应用

被引:19
作者
张玲 [1 ]
侯庆宇 [2 ]
庄丽 [1 ]
魏萍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西部钻探测井公司
关键词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储量估算; 静态法; 动态法;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2.01.00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各向异性,增加了该类油藏勘探、开发的难度,降低了各项资料录取的准确度,大大增加了储量估算的难度和不确定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量估算主要包括中国的静态法即容积法,产量递减法、水驱特征曲线法和物质平衡法等动态法以及SEC储量评估的静态法和动态法。由于各种方法所需的资料、适用性不同,决定了储量估算精度也有所不同。影响储量估算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油藏录取资料的代表性、对油藏认识的准确程度、储量估算方法的适用程度以及储量参数的合理确定性。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静态法储量估算中主要影响因素是有效厚度和孔隙度,核心问题是对有效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正确认识;动态法储量估算更应注重储量参数是否符合油藏开发特征。针对复杂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通过多种方法和资料的综合应用、动态与静态估算方法的相互验证,对资料代表的局限性与各种方法的缺陷进行补充和完善,以获得最佳的储量估算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112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美国SEC油气储量评估方法.[M].贾承造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  
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M].杨通佑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
[3]   油气储量评估与油气藏圈闭成因的主控因素 [J].
吴国干 ;
胡允栋 ;
王永祥 ;
王德发 ;
胡素云 ;
袁选俊 .
石油学报, 2008, (06) :804-808
[4]   确定饱和型煤层气藏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采收率方法的推导及应用 [J].
陈元千 ;
胡建国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1) :151-156
[5]   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方程及其应用 [J].
黄冬梅 ;
杨正明 ;
郝明强 ;
张英芝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1) :90-91+100+117
[6]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动用储量计算新方法 [J].
陈志海 ;
常铁龙 ;
刘常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3) :315-319+328
[7]   胜利油田断块油藏产量递减影响因素 [J].
张以根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3) :90-93+117
[8]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储量计算方法 [J].
刘学利 ;
焦方正 ;
翟晓先 ;
杨坚 ;
李宗宇 .
特种油气藏, 2005, (06) :22-24+36+104
[9]   缝洞型潜山油藏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J].
张玲 ;
史建忠 ;
游秀玲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11-15
[10]   水驱油田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J].
冉启佑 ;
赵庆飞 ;
方开璞 ;
赵小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3) :37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