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股市联动与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沪港通实施前后对比分析

被引:10
作者
李月琪
李丛文
机构
[1] 南开大学
关键词
沪港通; 股市联动; 风险溢出; 时变Copula-CoVaR;
D O I
10.13910/j.cnki.shjr.2017.10.011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克服传统线性相关分析工具的不足,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现实,运用GARCH-时变Copula-CoVaR技术,测度了沪港通实施前后沪市与港市的联动效应以及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沪市和港市之间的联动效应以及风险溢出效应均具有时变性;沪港通机制增强了沪市与港市之间的联动性,并使股市关联结构变得更加稳定;与此同时,沪港通机制也提高了沪市、港市的自身风险状态以及相互之间的风险溢出水平,港市对沪市的风险溢出明显高于沪市对港市的风险溢出,风险溢出具有非对称性;沪股通与港股通在交易量以及投资额度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沪市与港市风险溢出的非对称特征。本文结论对于评估沪港通运行以及深港通的施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股票市场国际化研究:基于信息溢出的视角 [J].
梁琪 ;
李政 ;
郝项超 .
经济研究, 2015, 50 (04) :150-164
[2]   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度量 [J].
白雪梅 ;
石大龙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6) :75-85
[4]   未预期收益率、传染性与金融危机——来自上海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证据 [J].
赵进文 ;
苏明政 ;
邢天才 .
经济研究, 2013, 48 (04) :55-68
[5]   相互关联性、风险溢出与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 [J].
肖璞 ;
刘轶 ;
杨苏梅 .
金融研究, 2012, (12) :96-106
[6]   入世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动态国际一体化研究 [J].
何光辉 ;
杨咸月 ;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12, 47 (10) :82-96
[7]   美国危机向亚洲新兴市场传染过程中的多米诺效应研究 [J].
马君潞 ;
吴蕾 ;
靳晓婷 .
世界经济, 2012, 35 (06) :56-77
[8]   中美主要金融市场相关结构及风险传导路径研究——基于Copula理论与方法 [J].
黄在鑫 ;
覃正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05) :74-82
[9]   股票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EVT-Copula-CoVaR模型的分析 [J].
刘晓星 ;
段斌 ;
谢福座 .
世界经济, 2011, (11) :145-159
[10]   我国A股市场与美股、港股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信息溢出视角 [J].
李红权 ;
洪永淼 ;
汪寿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8) :15-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