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应力场特征与油气运聚关系

被引:22
作者
张明利 [1 ]
金之钧 [1 ]
万天丰 [2 ]
汤良杰 [3 ]
李京昌 [3 ]
曾联波 [3 ]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地质大学
[3] 中国石油大学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油气运移; 断层封闭性; 应力场;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柴达木盆地早侏罗世以来经历了喜马拉雅运动晚期(中更新世末)、喜马拉雅运动中期(上油砂山期末)、燕山运动晚期(白垩纪末)和燕山运动早期(中侏罗世末)4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通过声发射法测得相应的最大主应力值分别为35.641.4,54.862.8,73.8和58.3 MPa。现今最大主压应力有效值为15.6112.3 MPa,第三系油气主要成藏期古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有效值为54.862.8 MPa。通过柴西地区主要成藏期应力场数值模拟和典型油气藏解剖,对柴西地区北西西断裂封闭史进行了分析,发现中新世晚期北西西向逆断裂对油气运移聚集具有双重性,断裂活动期主要起运移通道作用,而断裂静止期则相对封闭,主要起封堵油气的作用,使油气在断层上下盘都可以聚集成藏;油气主要在剪切应力值中等区域聚集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674 / 6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柴达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 [J].
金之钧 ;
张明利 ;
汤良杰 ;
李京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6) :603-608
[2]   柴西地区尕斯断陷同生逆断裂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 [J].
丁文龙 ;
王燮培 ;
李衍达 ;
郑求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6) :634-638
[3]   柴达木盆地北缘和西部主力烃源岩的生烃史 [J].
林腊梅 ;
金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6) :677-681
[4]   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二—四段构造应力场模拟及裂缝发育区带预测 [J].
张守仁 ;
万天丰 ;
陈建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70-74+80
[5]   含油气盆地构造应力场研究新进展 [J].
张明利 ;
万天丰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1) :3-5
[6]   含油气盆地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 [J].
谭成轩 ;
王连捷 ;
孙宝珊 ;
徐守礼 ;
胡道功 .
地质力学学报, 1997, (01) :73-82
[7]   声发射法测量古今应力在油田的应用 [J].
孙宝珊,丁原辰,邵兆刚,周新桂,汪西海,张大权 .
地质力学学报, 1996, (02) :11-17
[8]   地应力与油气运移 [J].
王连捷,张利容,袁嘉音,王薇 .
地质力学学报, 1996, (02) :3-10
[9]   构造应力场研究的新进展 [J].
万天丰 .
地学前缘, 1995, (02) :226-235
[10]   柴达木盆地构造应力场及其地质意义 [J].
王金荣 ;
彭作林 ;
李益三 .
兰州大学学报, 1991, (03) :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