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与养殖鮸状黄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比较

被引:13
作者
丁少雄
王军
全成干
苏永全
机构
[1]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福建厦门,福建厦门,福建厦门
关键词
鱼免状黄姑鱼; 遗传多样性; 同工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347 [群体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技术对取自厦门火烧屿养殖网箱的鱼免状黄姑鱼 (N ibeamiichthioides)人工苗养殖群体和取自广东饶平的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在所检测的 14种同工酶的 2 2个基因座位中 ,野生群体在 SUDH和 ODH基因座位上发现多态性 ,而养殖群体则只在 SUDH上具有多态位点 .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平均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9.0 9%和 4 .5 5 % ,基因座位有效等位基因的平均数 N e分别为 1.14和 1.0 5 ,平均杂合度的观测值H o为 0 .0 12和 0 .0 0 3,预期值 H e为 0 .0 111和 0 .0 0 2 9,Hardy- 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 (D)分别为0 .0 91和 0 .0 34,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d为 0 .0 0 0 16 .与其他鱼类相比较说明了不论是野生还是养殖群体的鱼免状黄姑鱼遗传多样性均处于较低水平 .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野生群体更低 ,主要是小群体亲鱼人工繁育过程中产生的“瓶颈”效应所导致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22 / 9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鮸状黄姑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J].
丁少雄 ;
王军 ;
全成干 ;
苏永全 .
科学通报, 1998, (21) :2294-2299
[2]   鮸状黄姑鱼的早期发育研究 [J].
吴鼎勋 ;
洪万树 ;
张其永 .
台湾海峡, 1998, (02) :149-155
[3]   福建沿海网箱养殖鮸状黄姑鱼的鉴别 [J].
张其永 ;
洪万树 .
福建水产, 1997, (02) :6-10
[4]   等位酶分析的遗传学基础 [J].
王中仁 .
生物多样性, 1994, (03) :149-156
[5]   中国近海带鱼种群生化遗传结构及其鉴别的研究 [J].
王可玲,张培军,刘兰英,尤锋,徐成,王建飞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 (01) :93-104
[6]   介绍鱼类组织中蛋白质及同功酶的电泳方法 [J].
周宗汉 ;
林金榜 ;
朱婉华 .
淡水渔业, 1983, (02) :35-40
[7]   STARCH GEL ELECTROPHORESIS OF ENZYMES - A COMPILATION OF RECIPES [J].
SHAW, CR ;
PRASAS, R .
BIOCHEMICAL GENETICS, 1970, 4 (02)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