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应评估——以小麦为例

被引:25
作者
童馨乐 [1 ]
胡迪 [2 ]
杨向阳 [3 ]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
[3]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粮食最低收购价; 政策目标; 粮食产量; 农户收入;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9.09.010
中图分类号
F323.7 [农产品价格与市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政策目标这一考察视角,结合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运行机理,选择以小麦为例评估可能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初始"保供给"目标符合农业发展需要,粮食产量短期内实现快速增长,随着政策执行的常态化,提高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户收入逐渐成为该项政策的两大基本目标;(2)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初始阶段,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增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粮食生产成本低速增长条件下,产量和收益目标得到有效均衡;(3)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不可持续性使得粮食总产量增加最终依赖于单产,在最低收购价格不再增加和粮食生产成本高企的双重压力下,政策增收边际效应递减甚至消失,产量和收益目标矛盾性逐渐显现。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应聚焦于回归政策初始目标,逐步降低最低收购价格,着重建立健全和加强配套措施,保障粮食种植户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粮食安全:成就、问题及建议 [J].
王济民 ;
张灵静 ;
欧阳儒彬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12) :14-18
[2]   中国主粮价格支持政策促进了农户增收吗?——基于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贾娟琪 ;
李先德 ;
孙致陆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6) :39-47+152
[3]   临时收储政策改为目标价格制度促进大豆扩种了么?——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分析 [J].
贺超飞 ;
于冷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9) :29-46
[4]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收购价格政策演进轨迹 [J].
廖进球 ;
黄青青 .
现代经济探讨, 2018, (08) :30-37
[5]   价格支持政策背景下中国小麦市场区域动态关联分析 [J].
李雪 ;
韩一军 ;
付文阁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 39 (03) :405-413
[6]   市场扭曲、目标多重与“三量齐增”——关于我国粮食价格政策改革的理论思考 [J].
周洲 ;
石奇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7, (01) :67-69
[7]   粮食价格补贴政策改革:基于直接补贴与价格补贴的辨析 [J].
刘振滨 ;
林丽梅 ;
郑逸芳 .
上海经济研究, 2016, (10) :61-65+75
[8]   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国内外粮食价格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VEC-DCC-GARCH模型的分析 [J].
贾娟琪 ;
李先德 ;
王士海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6) :41-47+143
[9]   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研究 [J].
李邦熹 ;
王雅鹏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4) :47-52+129
[10]   我国粮价政策改革的逻辑与思路 [J].
程国强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2)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