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小麦产量育种的系统方法Ⅱ.产量系统结构优化及杂交F1产量预测

被引:2
作者
孙其信
黄金龙
张树榛
机构
关键词
系统方法; 产量结构优化; 非线性规划; 模拟; 杂种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分析产量构成因素的优化配置。用此方法分析农大139 1973~1983年北京地区的区域试验资料,得到的产量结构优化结果与七十年代该品种千斤试验田的产量结构近似。采用约束方程建立产量构成因素配置的模拟方程,用来模拟不同产量水平的品种的优化产量结构。研究表明,运用系统方法,可使育种目标产量设计由半定量化上升为定量化。用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预测杂交 F1的产量.选用低层次性状作为控制变量,其预测效果优于用双亲产量的预测效果。用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的离回归标准差衡量,前者为9.66,后者为16.00,预测与实际产量的相关系数前者为0.8395,后者为0.1862。此外,从籽粒灌浆生理上寻找新的控制变量,发现预测效果有所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杂交小麦产量育种的系统方法 Ⅰ.运用多级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层次性状对小麦产量的作用 [J].
孙其信 ;
张树榛 ;
黄金龙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3) :253-258
[2]   北京地区冬小麦品种冠层结构的研究 [J].
赵双宁 ;
李培 ;
曾浙荣 ;
台建祥 ;
庄巧生 .
作物学报, 1986, (04) :217-224
[3]   冬麦中间型育种模式的探讨——京双14号丰产性和稳定性的分析 [J].
王婉仪 ;
吴光固 .
作物学报, 1983, (01) :53-60
[4]  
数值方法.[M].易大义;蒋叔豪;李有法 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5]  
最优化原理与方法.[M].薛嘉庆 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