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水条件对水稻生育状况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郑志广
尹德明
李子芳
程秀文
机构
[1] 天津农学院农学系
[2] 河北省芦台农场实验站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灌水方式; 分蘖;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稻在总施氮肥量相同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前期施氮比例,增加中后期施氮比例有利于增产。增产原因主要是无效分蘖减少,中后期水稻群体适中,个体生育健壮,退化颖花数减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功能期延长,最终达到稳穗、增粒、增重的目的。当水稻茎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时,通过10d左右深水探蘖,成穗率显著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不同育期施氮对水稻群体物质生产及分配的影响 [J].
叶永印 ;
张时龙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 (06) :401-406
[2]   不同施氮方式对水稻群体结构的影响 [J].
叶永印 ;
张时龙 .
耕作与栽培, 2001, (02) :21-22+48
[3]   水稻高效利用水肥试验研究 [J].
崔远来 ;
李远华 ;
余峰 .
灌溉排水, 2001, (01) :20-24
[4]   控释肥料提高氮素利用率的作用及对水稻效应的研究 [J].
郑圣先 ;
聂军 ;
熊金英 ;
肖剑 ;
罗尊长 ;
易国英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1) :11-16
[5]   水稻全程地膜覆盖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 [J].
李晶 ;
董素香 ;
王金标 ;
吴万岭 .
辽宁农业科学, 2001, (01) :53-54
[6]   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初探 [J].
白良明 ;
张凤鸣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1, (01) :65-66
[7]   水稻穗颈节与基部节间伤流的比较及其氮素调控研究 [J].
赵全志 ;
高尔明 ;
黄丕生 ;
凌启鸿 .
作物学报, 2001, (01) :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