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特征

被引:8
作者
金黎明 [1 ,2 ]
张奇 [1 ]
李恒鹏 [1 ]
徐力刚 [1 ]
王晓龙 [1 ]
聂小飞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西苕溪流域; 非点源氮; 土地用地; 时空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对西苕溪流域不同用地类型的子流域出口设置监测点并进行定期水质监测,探讨该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特征及其区域性差异。不同月份的监测结果表明,总氮(TN)、溶解性总氮(DTN)、硝态氮(NO3--N)浓度在12月最高,7月次之,4月最低;铵态氮(NH4+-N)浓度在7月最高,12月次之,4月最低。典型子流域日监测数据表明:林地子流域水质监测点测得的氮明显低于耕地,降雨期林地子流域出口的氮浓度增加,耕地子流域降低,干旱期则相反。研究表明流域非点源氮污染主要受农业耕地用地类型的控制,降雨径流是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氮输出的主要驱动因素,用地类型、不同形态氮的理化性质差异导致流域非点源氮呈现明显的季节、空间分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385 / 13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土壤氮素.[M].朱兆良;文启孝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金相灿;屠清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3]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n integrated surface runoff and groundwater flow model for a catchment of Lake Taihu watershed; China.[J].Qi Zhang;Lijiao Li.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08, 1
[4]  
Linking phosphorus sources to impac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water body.[J].A. C. Edwards;P. J. A. Withers.Soil Use and Management.2007, s1
[5]  
Estimation of riverine load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to the Baltic Sea; 1970–1993.[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1999, 2
[6]   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氮素流失比较 [J].
李恒鹏 ;
金洋 ;
李燕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2) :6-9+46
[7]   太湖上游地区面源污染氮素入湖量模拟研究 [J].
李恒鹏 ;
杨桂山 ;
黄文钰 ;
李兆富 ;
金洋 .
土壤学报, 2007, (06) :1063-1069
[8]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的影响 [J].
金洋 ;
李恒鹏 ;
李金莲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4) :1214-1218
[9]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营养盐输出响应模拟 [J].
李恒鹏 ;
杨桂山 ;
李燕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4) :179-182
[10]   2001-2002水文年环太湖河道的水量及污染物通量 [J].
许朋柱 ;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2005, (03) :21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