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险社会中危害性原则的角色定位

被引:7
作者
王耀忠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
关键词
危害性原则; 风险控制; 人权保障; 形式理性; 角色定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功利制约正义的国权主义刑法思想会使刑法成为控制风险与不安全性的重要工具,促使危害性原则内涵不断膨胀,刑法的社会机能随之扩张并使危害性原则的人权保障机能与批判机能逐渐丧失。在现代风险社会语境下,以保障人权、自由为本位的人本主义刑法理念仍然是立法与司法的基本准则。风险的控制应该是有梯度的,危害性原则必须与刑法谦抑思想并用才能成为刑事立法的指导原则;必须在形式的构成要件框架内,在形式理性优先于实质理性的前提下才能成为刑事司法的指导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危害性原则的当代命运 [J].
劳东燕 .
中外法学, 2008, (03) :399-418
[12]   刑法谦抑理念下的刑事和解法律规制 [J].
徐岱 ;
王军明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5) :96-103
[13]   解读“风险社会”理论 [J].
赵延东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06) :80-83+91
[14]   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 [J].
劳东燕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126-139+206
[15]   社会危害性理论: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06, (04) :3-17
[16]   法治时代的危险、风险与和谐——德国著名法学家、波恩大学法学院院长乌·金德霍伊泽尔教授访谈录 [J].
薛晓源 ;
刘国良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3) :25-37
[17]   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 [J].
乌尔里希·贝克 ;
王武龙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03) :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