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变异

被引:11
作者
张邦科 [1 ]
邓胜梁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Faculty of Business,Brock
关键词
过度敏感性; 短视行为; 损失厌恶; 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鉴于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推导了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非对称分析的理论模型,并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随着制度的变迁,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均发生变异,前者由流动性约束演变为短视行为,后者由损失厌恶(或远期流动性约束)也演变为短视行为。面对收入下降,农村居民的消费增加,而城镇居民的消费下降。习惯偏好和实际利率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而这种交互作用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之后不再显著。本文的主要结论对常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不同取值是稳健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结构变化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实证 [J].
李子奈 ;
周建 .
经济研究, 2005, (01) :15-26
[22]   求解中国消费之谜——熊彼特可能是对的 [J].
尉高师 ;
雷明国 .
管理世界, 2003, (03) :17-22
[23]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过度敏感性的经验分析:兼论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利率 [J].
申朴 ;
刘康兵 .
世界经济, 2003, (01) :61-66
[24]   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分析——过度敏感性假说的运用 [J].
金晓彤 .
财贸经济, 2002, (01) :66-68
[25]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 [J].
袁志刚 ;
宋铮 .
经济研究, 1999, (11) :20-28
[26]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 [J].
宋铮 .
金融研究, 1999, (06) :47-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