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次地区有多条结合带。根据它们及相关构造单元的时空演化和配置关系,对其南北延伸和连接提出了一些新的意见:(1)印缅山脉结合带向北延与葡萄 密支那结合带汇合后,西接雅鲁藏布江结合带;(2)葡萄 密支那结合带西接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向南西被实皆右行断裂错断,其错断部分为西缅中央火山弧带北段的夏杜苏 隆东带,其南段可能潜没在古近纪沉积层之下;(3)班公湖 怒江结合带南延接潞西 抹谷结合带,再南可能潜伏在墨吉群和抹谷群推覆体之下;(4)昌宁 孟连结合带南延接清迈结合带,并在南奔一带与澜沧江结合带相交汇,原先的昌宁 孟连 清迈洋可能与西藏地区的马利 同卡裂谷盆地和双湖 冈玛错小洋盆构成一个类似现今日本海、东海海槽和南海那样呈串珠状分布的盆地带;(5)澜沧江结合带主体为一隐伏在东达山 临沧 景栋花岗岩带推覆体之下的隐伏结合带,向南接清莱—湄他一带的隐伏结合带和马来半岛的文冬 劳勿结合带,向北在西金乌兰湖一带与可可西里 金沙江结合带相交汇,可可西里 澜沧江 文冬 劳勿结合带构成晚古生代冈瓦纲大陆和劳亚大陆的分界;(6)难河 程逸结合带向北延至思茅西边小黑江一带,可能终止在小黑江以北地区,向南接沙缴和贡布 何仙结合带;(7)哀牢山 斯雷博河结合带是新厘定的结合带,从哀牢山向南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