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益群体街道空间意象的感知差异——以广州恩宁路为例

被引:35
作者
赵渺希 [1 ,2 ]
钟烨 [1 ]
王世福 [1 ,2 ]
戴牧风 [1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利益群体; 城市街道; 空间意象; 广州;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4.01.004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本研究以广州恩宁路为例,通过定量统计比较了不同利益群体对于街道空间意象的感知差异,研究揭示了居住者、旅游者、经营者三类利益群体对街道空间意象感知的显著差异性。基于对街道空间的使用目的的不同,各利益群体在街道评价中均对自己需求的功能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其次,在空间感知方面旅游者对于街道空间的感知均优于居住者、经营者,且更贴近于历史街区的要素特征;再次,认知地图方面,居住者、旅游者、经营者对街道功能有着明显的选择性偏好,从而导致三类群体在街道空间认知层面的相对扭曲与变形。研究最后提出,在全球性流动空前提高的时代,基于本地居民福祉的场所是维系地方持续发展的动力,更应引起规划师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上海市中心城空间意象的媒介表征 [J].
赵渺希 ;
刘欢 .
人文地理, 2012, 27 (05) :36-41+82
[2]   基于语义差别法的上海街道空间感知研究 [J].
王德 ;
张昀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 (07) :1000-1006
[3]   旅游目的地形象结构与游客行为意图——基于潜在消费者的本土化验证研究 [J].
张宏梅 ;
陆林 ;
蔡利平 ;
黄琢玮 .
旅游科学, 2011, 25 (01) :35-45
[4]   性别差异视角下的旅华游客目的地意象认知分析——以长三角为例 [J].
谢雪梅 ;
马耀峰 ;
白凯 .
旅游科学, 2010, 24 (06) :47-54
[5]   地域文化差异对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感知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旅游地为例 [J].
乌铁红 ;
张捷 ;
李文杰 .
旅游学刊, 2010, 25 (06) :66-72
[6]   基于SD法的城市感知研究——以浙江台州地区为例 [J].
王德 ;
张昀 ;
崔昆仑 .
地理研究, 2009, 28 (06) :1528-1536
[7]   解读城市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塑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 [J].
张京祥 ;
邓化媛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01) :43-47
[8]   开发利益公共还原理论与制度实践的发展——基于美英日三国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 [J].
王郁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6) :40-45
[9]   建构基于空间利益调控的城市规划政策体系 [J].
何子张 ;
李渊 .
城市规划, 2008, (11) :36-40
[10]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价值观的城市规划再认识 [J].
张昊哲 .
城市规划, 2008, (06) :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