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

被引:176
作者
黄正德
机构
[1] 哈佛大学语言学系
关键词
题元结构; 非宾格; 非作格; 双宾结构; 词义分解; 事件类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文章讨论非宾格假定与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指出:不仅单元述词与双元述词可以分为非作格、非宾格两类,同样的分类也适用于三元述词和与其相关的句法结构。依此看法,汉语的两种双宾结构(给予类和抢偷类)分属于非宾格与非作格系列的三元述词结构:前者选择一个宾语两个主语(一大一小),后者选择一个主语两个宾语(一内一外)。汉语的若干特殊句式(如"保留宾语"句式、"外宾语"句式与所谓的"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式)都可以在适当的句法分析下各得其所。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1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虚词there的句法地位及相关理论问题 [J].
潘海华 ;
韩景泉 .
当代语言学, 2006, (01) :17-35+93
[2]   轻动词和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 [J].
朱行帆 .
现代外语, 2005, (03) :221-231+328
[3]   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 [J].
冯胜利 .
语言科学, 2005, (01) :3-16
[4]   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 [J].
邓思颖 .
中国语文, 2004, (04) :291-301+383
[5]   制约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语义因素 [J].
张国宪 .
中国语文, 2001, (06) :508-518+575
[6]   领有名词移位:基于MP的分析 [J].
温宾利 ;
陈宗利 .
现代外语, 2001, (04) :413-416+412
[7]   领有名词提升移位与格理论 [J].
韩景泉 .
现代外语, 2000, (03) :262-272+261
[8]   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 [J].
张伯江 .
中国语文, 1999, (03) :175-184
[9]  
现代汉语双宾构造研究[M].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徐德宽著, 2004
[10]  
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邓思颖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