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根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学特点与形成条件

被引:15
作者
马镇荣
刘卫
王昌虎
夏汉平
凌定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香根草; 体细胞胚胎发生; 细胞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2 [植物细胞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9 ;
摘要
香根草是一种优良的生态环境治理植物 ,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为了对香根草进行遗传改良 ,选育出性状更优、抗性更强的新品种 ,开展了香根草离体培养研究。离体培养采用了两种外植体 ,一是带腋芽的节 ,二是由器官发生方式所产生的无菌不定芽。基本培养基为 MS,根据不同的目的附加不同种类或配比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观察到香根草的外植体的离体发育途径 ,有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两种 ,依培养基中所含细胞分裂素或生长素的种类和用量不同而异。结果表明 ,香根草的这两种离体发育途径的植株再生能力均可以长期保持。细胞学的研究显示 ,香根草离体发育的启动可在外植体的表皮细胞或薄壁细胞中进行 ,这些细胞逐渐发育成为胚性细胞。胚性细胞分裂活跃 ,经二细胞、四细胞而发育成为多细胞的胚性细胞团。由显微观察可知 ,香根草的体细胞胚胎发生是单细胞起源的 ,成熟的体细胞胚具有单子叶植物典型的胚胎结构。在分化培养基的作用下 ,体细胞胚组织上所有的胚状体可以出芽而形成再生植株。所建立的香根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植株再生体系 ,完全适用于遗传转化等生物工程方法对离体培养要求。此外 ,还观察到一些一般只有在双子叶植物才出现的鱼雷形体细胞胚 ,这是体细胞胚胎发生中的异常现象。认为这种异常胚
引用
收藏
页码:1290 / 12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水稻幼穗培养中颖花直接出芽的研究
    凌定厚
    陈琬瑛
    陈梅芳
    马镇荣
    [J].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5, (04) : 435 - 438
  • [2] 生物显微技术[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郑国閟 主编, 1978
  • [3] CALLUS INDUCTION AND PLANT-REGENERATION IN VETIVERIA ZIZANIOIDES
    MUCCIARELLI, M
    GALLINO, M
    SCANNERINI, S
    MAFFEI, M
    [J].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1993, 35 (03) : 267 - 271
  • [4] Plant regeneration via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sugarcane[J] . B. S. Ahloowalia,A. Maretzki. &nbspPlant Cell Reports . 1983 (1)
  • [5]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in an interspecific hybrid of Oryza[J] . D. H. Ling,W. Y. Chen,M. F. Chen,Z. R. Ma. &nbspPlant Cell Reports . 1983 (4)
  • [6] 紫背天葵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器官分化
    李耿光
    张兰英
    朱饱卿
    郭俊彦
    [J].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3, (03) : 238 - 244
  • [7]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cultured immature embryos and inflorescences of Triticum aestivum L. (wheat): Evidence for somatic embryogenesis[J] . Peggy Ozias-Akins,Indra K. Vasil. &nbspProtoplasma . 1982 (2)
  • [8] 香根草和百喜草对铅锌尾矿重金属的抗性与吸收差异研究
    夏汉平
    束文圣
    [J]. 生态学报, 2001, (07) : 1121 - 1129
  • [9] 香根草不同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
    马国华
    夏汉平
    羡蕴兰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0, (01) : 55 - 59+91
  • [10] 红壤坡地柑桔园栽植香根草的生态效应
    陈凯,胡国谦,饶辉茂,徐林华,吴华清
    [J]. 生态学报, 1994, (03) : 249 -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