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符号学视角下法律翻译对等研究

被引:9
作者
程乐 [1 ]
宫明玉 [1 ]
李俭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2]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法律翻译; 动态对等; 社会符号学; 翻译策略; 语言元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315.9 [翻译];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法律翻译是法律运行机制下的语言转换,面临法律与语言体系的双重制约。对等则是法律翻译的重中之重,这就意味着翻译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意义分歧。法律是一种符号,而构成该符号的法律语言发挥着特定的功能。这个特定功能是指通过探寻法律符号意义的过程,理解法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基于符号学语义三角提出的翻译语义三角可以为法律翻译中的精确对等提供理论基础。然而现实中法律翻译往往受到话语环境和话语使用群体的制约,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在同一法律体系内,可以通过翻译语义三角实现法律翻译精确对等;借助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出发的语义参考方案、法定意义与社会意义的区分、语言元功能等策略,可以理解法律翻译的复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9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关于建立法律翻译职业准入制度的若干思考 [J].
许多 ;
屈文生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 (04) :86-90
[2]   社会符号学的功能主义理据 [J].
王遥 ;
李景娜 .
外语研究, 2014, (03) :8-12
[3]   论实现法律法规术语汉英译名统一的四种方法 [J].
刘法公 .
中国翻译, 2013, 34 (06) :82-86
[4]   中国法律翻译的研究进展 [J].
张天飞 ;
何志鹏 .
河北法学, 2012, 30 (02) :152-157
[5]   语篇连贯性的社会符号学阐释 [J].
李冰 ;
刘振前 .
山东社会科学, 2011, (10) :134-136
[6]   社会符号学观照下阐释者的主体性研究 [J].
李丹 .
求索 , 2010, (08) :114-115+118
[7]   无罪推定的法律效果比较研究——一种历时分析 [J].
孙长永 ;
闫召华 .
现代法学, 2010, 32 (04) :130-137
[8]   论法律文本的静态对等翻译 [J].
李克兴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42 (01) :59-65+81
[9]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J].
张法连 .
中国翻译, 2009, 30 (06) :48-51+93
[10]   法律文体翻译基本原则探究 [J].
张法连 .
中国翻译, 2009, 30 (05) :72-7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