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持续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48
作者:
姚革
蒋滨
田承权
夏先全
蒋凡
廖华明
沈丽
机构:
[1] 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
[2] 四川省农牧厅植保站
[3] 四川省农牧厅植保站 四川成都
[4] 四川成都
来源: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流行原因;
防治对策;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4.02.029
中图分类号:
S435.12 [麦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分析表明四川省近年来小麦条病持续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小种变异及品种抗病性丧失。新的毒性小种条中30、31、32号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四川省绝大部分生产品种的抗性丧失,加之气候适宜及防治工作未跟上,造成小麦条锈病连续几年的大流行。为了控制条锈病的流行和危害,提出了淘汰感病品种,推广现有抗病品种,加快审定新的抗病品种及抓好条锈病综合防治工作等应急措施。为了长期持续控制小麦条锈病,提出了提高生产品种抗病基因的丰富度,抗病基因合理布局,利用慢锈品种和持久抗性品种等策略。同时在川西北的越夏菌源基地应抓好种植结构调整,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合理布局抗病品种,以阻断病菌的侵染循环,阻滞病原菌变异。经过不断努力,小麦条锈病可望得到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56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