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虫、棉铃虫和小地老虎振翅频率的比较

被引:4
作者
施翔宇 [1 ,2 ]
封洪强 [1 ]
李建东 [2 ]
刘冰 [1 ]
机构
[1] 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黏虫; 棉铃虫; 小地老虎; 振翅频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3.4 [鳞翅目害虫];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用DT-311N频闪仪对棉铃虫、黏虫和小地老虎的振翅频率进行测定,发现各种昆虫之间振翅频率存在显著差异。日龄和温度对三种昆虫的振翅频率均有显著影响。振翅频率随日龄的增长存在抛物线增长,振翅频率产卵前后(7日龄左右)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三种昆虫的振翅频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12~32℃范围内,棉铃虫振翅频率在28℃和32℃时显著高于其他温度,而黏虫和小地老虎振翅频率分别在28℃和24℃时达到最大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雷达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J].
封洪强 .
植物保护, 2011, (05) :1-13
[2]   一日龄饥饿对粘虫成虫卵巢发育和飞行能力的影响 [J].
张蕾 ;
罗礼智 ;
江幸福 ;
胡毅 .
昆虫学报, 2006, (06) :895-902
[3]   温、湿度综合效应对粘虫蛾飞行能力的影响 [J].
江幸福 ;
蔡彬 ;
罗礼智 ;
曹雅忠 ;
刘悦秋 .
生态学报, 2003, (04) :738-743
[4]   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迁飞行为研究 [J].
王玉正 ;
张孝羲 .
生态学报, 2001, (05) :772-779
[5]   棉铃虫飞行能力和兼性迁飞的初步研究 [J].
郑祖强 ;
张孝羲 ;
谢俊英 ;
密秀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603-608
[6]   粘虫飞行对生殖及寿命的影响 [J].
罗礼智 ;
江幸福 ;
李克斌 ;
胡毅 .
昆虫学报, 1999, (02) :39-47
[7]   棉铃虫兼性迁飞的初步研究 [J].
张孝羲 ;
郑祖强 ;
谢俊英 ;
密秀云 .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8, (03) :3-5
[8]   棉铃虫的飞翔活动 [J].
吴孔明,郭予元 .
生态学报, 1996, (06) :612-617
[9]   若干吊飞昆虫的翅振模式及翅振频率 [J].
陈伟,张志涛,傅强 .
昆虫学报, 1996, (03) :246-252
[10]   粘虫蛾的翅振频率及其若干影响因素 [J].
陈伟,傅强,张志涛,张信娣,唐晓清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