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珊瑚礁锶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14
作者
孙志国
刘宝柱
刘健
蓝先洪
吴建政
周墨清
韩春瑞
业渝光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
[2]
关键词
西沙; 珊瑚礁; 古环境; 锶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执行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锶同位素地层学”的研究.赵焕庭等和于津生等报道了南沙群岛“南永一井”的34个样品的锶同位素数据,并对珊瑚礁的锶同位素地球化学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本义将研究西沙群岛“西琛一井”(16°27′N,111°42′E)第四纪珊瑚礁地层的锶同位素组成特征,并探讨其古环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34 / 4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海水中Sr同位素组成变化的环境意义与Sr同位素地层学 [J].
韦刚健 .
海洋科学, 1995, (01) :23-25
[2]  
华南沿海全新世海岸沙丘研究[J]. 吴正,吴克则,黄山,朱膺,胡守真,金志敏.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2)
[3]  
“南永1井”礁相碳酸盐C,O,Sr,Pb同位素组成及其古环境意义探讨[J]. 于津生,陈毓蔚,桂训唐,虞福基,张德科,韦刚健.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07)
[4]   南海北部及广东沿海新生代火山活动 [J].
孙嘉诗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1, (03) :45-67+125
[5]   西沙群岛晚中新世以来有孔虫生物地层界限及古环境变化 [J].
孟祥营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9, (04) :345-356+438
[6]  
西沙生物礁碳酸盐沉积地质学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张明书等著, 1989
[7]  
南海地质构造与陆缘扩张[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构造研究室编, 1988
[8]  
华南沿海第四纪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