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区域纬向风垂直切变的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9
作者
林美静 [1 ,2 ]
范可 [1 ]
王会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纬向风垂直切变幅度; 气候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北太平洋区域纬向风垂直切变的变化是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因子,弱的纬向风切变有利于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文中将西北太平洋区域纬向风垂直切变幅度(MWS)定义为850与200 hPa的纬向风之差的绝对值,以研究MWS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区域的MWS有两个主要空间模态,第1空间模态表现为在15°N以南的热带西太平洋存在MWS东西向变化相反的两个区域,20°N附近的热带西太平洋MWS的变化与其以北海区的MWS的变化相反。第2空间模态表现为在热带太平洋140°E东、西的变化相反。研究了两个模态相关的大气环流特征,发现去掉强ENSO信号后,第1模态不但与低纬度大气环流有关,而且还与南、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气环流有关,第2模态主要与热带西太平洋和北太平洋局地大气环流有关。另外,第1模态的时间系数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有着密切联系;第2模态时间系数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联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309 / 3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新预测因子和新预测模型 [J].
范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9) :1260-1266
[2]   北太平洋涛动与台风和飓风频次的关系研究 [J].
王会军 ;
孙建奇 ;
范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7) :966-973
[3]   北太平洋海冰,一个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预测因子? [J].
范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851-856
[4]   高低层纬向风异常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年频数关系的研究 [J].
何敏 ;
龚振淞 ;
徐明 ;
应明 ;
宋文玲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3) :277-283
[5]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与南极涛动的关系 [J].
王会军 ;
范可 .
科学通报, 2006, (24) :2910-2914
[6]   西北太平洋暖池热状态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J].
陈光华 ;
黄荣辉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6) :527-532
[7]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变化对台风生成的影响 [J].
王慧 ;
丁一汇 ;
何金海 .
气象学报, 2006, (03) :345-356
[8]   关于2006年西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的气候预测试验 [J].
王会军 ;
郎咸梅 ;
范可 ;
孙建奇 ;
周广庆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2) :133-137
[9]   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 [J].
何敏 ;
宋文玲 ;
陈兴芳 .
热带气象学报, 1999, (01) :18-26
[10]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上空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变化的影响 [J].
黄荣辉 ;
孙凤英 .
大气科学, 1994, (04) :4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