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方式对喀斯特浅层地下水质量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刘方 [1 ]
罗海波 [2 ]
刘鸿雁 [2 ]
吴永贵 [2 ]
机构
[1] 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喀斯特; 土地利用方式; 浅层地下水; 水质;
D O I
10.16461/j.cnki.1000-4734.2007.z1.004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区的阔叶林区、旱作农业区、复合农业区、城镇居民区进行地下水资源调查和浅层地下水的采样分析,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喀斯特浅层地下水化学及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方式从林地-耕地-城镇居民地方向的变化过程中,其浅层地下水的HCO3-、SO42-、Ca2+、Mg2+、Na+、K+、NH4+、Cl-、PO43-、NO3-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复合农业区表现为SO42-、NO3-、NH4+、Pb、Cr和Cd含量的增加造成地下水质量的下降,而在城镇居民区则表现在高锰酸钾指数以及SO42-、NH4+、NO3-、Pb、Cr和Cd含量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540 / 5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态系统变化对岩溶水资源的影响——以湘西为例 [J].
邹胜章 ;
梁彬 ;
朱志伟 ;
梁小平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4, (06) :599-603
[2]   土地利用对埋藏型岩溶区岩溶水质的影响——以涪陵丛林岩溶槽谷区为例 [J].
贾亚男 ;
刁承泰 ;
袁道先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455-461
[3]   湖南洛塔表层岩溶带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初步分析 [J].
梁小平 ;
朱志伟 ;
梁彬 ;
关碧珠 ;
邹胜章 .
中国岩溶, 2003, (02) :22-28
[4]   徐州张集水源地裂隙岩溶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J].
钱家忠 ;
汪家权 ;
吴剑锋 ;
朱学愚 ;
董洪信 .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2) :23-26
[5]   不同植被条件下表层岩溶泉动态变化特征对比研究——以广西马山县弄拉兰电堂泉和东旺泉为例 [J].
章程 ;
曹建华 .
中国岩溶, 2003, (01) :1-5
[6]   人为干扰与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及评价研究 [J].
喻理飞 ;
朱守谦 ;
叶镜中 ;
魏鲁明 ;
陈正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5) :529-532
[7]  
T.Y. Stigter,L. Ribeiro,A.M.M. Carvalho Dill.Application of a groundwater quality index as an assessment and communication tool in agro-environmental policies – Two Portuguese case studies[J].Journal of Hydrology,2006(3)
[8]  
Yun-Chao Lang,Cong-Qiang Liu,Zhi-Qi Zhao,Si-Liang Li,Gui-Lin Han.Geochemistry of surface and ground water in Guiyang, China: Water/rock interaction and pollution in a karst hydrological system[J].Applied Geochemistry,2006(6)
[9]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hallow groundwater in Datong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J].
Guo, HM ;
Wang, YX .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2005, 87 (03) :109-120
[10]  
Y Wang,T Ma,Z Luo.Geostatistical and geochemical analysis of surface water leakage into groundwater on a regional scale: a case study in the Liulin karst system, northwestern China[J].Journal of Hydrology,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