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知识创造的教师教育课程创新——基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

被引:8
作者
曾文婕
蒋慧芳
周子仪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师教育; 知识创造型学习; 教师教育实验课程; 知识创造; 课程创新;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20.z2.016
中图分类号
G625.1 [教师、班主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目标。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一个关键在于确立教师作为"知识创造者"的主体地位,即教师不仅是已有教育教学知识的继承者和消费者,更是新的教育教学知识的生产者和建设者。为了培养创新型教师,华南师范大学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构建并实施了"指向知识创造的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教师教育理论课程,注重帮助学习者围绕理论主题,开展文献综述,实现知识整合并创造学术知识;教师教育实验课程,强调让学习者实际经验对学术知识的"转化设计",以此实现知识的转译和定制化进而创造原型知识;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则帮助学习者走进实践现场,将原型知识和学术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之中,开展常规-革新-识知三重迭代的行动研究进而创造操作知识。指向知识创造的教师教育课程创新,使得师范生的学习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仅仅是"获得型学习"和"参与型学习",而是"升华"为"知识创造型学习"。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系统性文献综述法:案例、步骤与价值 [J].
黄甫全 ;
游景如 ;
涂丽娜 ;
曾文婕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11) :11-18+25
[2]  
Doing Your Literature Review:Traditional and Systematic Techniques. Jesson,J K,Matheson,L,Lacey,F M. Sage . 2011
[3]  
Fear of Knowledge:Against Relativism and Constructivism. Boghossian,P.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6
[4]  
论衡. 王充,高苏垣集注. 商务印书馆 . 1947
[5]  
The Rise of the Knowledge Society[J] . Peter F. Drucker. &nbspThe Wilson Quarterly (1976-) . 1993 (2)
[6]  
教育学文集[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瞿葆奎主编, 1993
[7]  
知识社会[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加)尼科·斯特尔(NicoStehr)著, 1998
[8]  
交互生成[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李政涛, 2014
[9]   技能性知识与体知合一的认识论 [J].
成素梅 .
哲学研究, 2011, (06) :108-114+128
[10]   获得·参与·知识创造——论人类学习的三大隐喻 [J].
曾文婕 ;
柳熙 .
教育研究, 2013, 34 (07) :88-97